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浅析

发布时间:2014-06-2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定位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新课之一,主要是以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紧扣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基本问题,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方面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认同并遵循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这门课的突出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在搞好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学好马克思主义伦理、法律知识的同时,联系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身体力行,努力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显然,实践教学是“基础”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体验,才能检验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只有通过多次的思想品德实践锻炼,才能强化自己的情感、信念和意志;只有在长期的行为实践中践行思想品德规范,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每一个要素,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强化和巩固的。[1]P92可以说,实践教学是实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内化和外化的必要途径。通过实践教学,既可以将理论和知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和信念,又可以使受教育者将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并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内心里,而不见诸于行动,那么修养就失去了意义,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所限,“基础”课教学大多把着眼点放到解决学生“知”这一环节上。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到大学开设“基础”课,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虽然学生通过考试背诵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行为法则、法律条文,但在具体操作时,却表现出知行脱节、知行悖离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新课程体系下“基础”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我校“基础”课教学组通过几年的尝试与摸索,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1. 课堂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特点在于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在于通过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应用于学生的实践之中”。[2]所以,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应围绕实践性来设计,要彻底摒弃那种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截然分开的做法,充分尊重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突出能力培养、强调行为训练、注重情感体验为重点,通过演讲、谈话、讨论、辩论和表演等方式组织教学,使外在灌输与内在接受达到统一。这些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在理论教学环节中穿插进行,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教学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拿来,大家做主题演讲、讨论、辩论以引起争鸣,教师做最后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基础”课有其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设计和组织该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应紧扣教材主要内容、关注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贴近大学校园生活。譬如:绪论部分我们紧扣“明确成才目标,制订大学生活规划”这一主题展开实践教学活动,以帮助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学生调整和确立新的成才目标,制订好大学三年的发展规划,从而珍惜大学生活,开拓人生新境界。在人生观、价值观部分(教材1-3章),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中,我们以案例为导引、问题为核心,精选“感动中国”部分获奖者的鲜活事例,以视频方式在课堂播放,引发学生关于“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的大讨论,使学生在激烈的辩论后进行冷静的思考,了解人生观、价值观取向的多元性,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要坚守原则也要把握机遇,要悦纳自己也要宽容他人,更懂得向往真、守护善、追寻美。“‘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凝结于课本语言中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感激活、驱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情感欣赏和品位能力。”[3]在“基础”课第二章爱国主义环节的教学中,我们把“台湾会不会成为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作为切入点,从当前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讲起,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培养适应时代使命的情感支撑,进而有的放矢地开展“作为大学生,你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些什么”的讨论。教学中的知识点“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等问题,便在学生的思维激荡中自然而然内化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起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道德观部分(教材4-6章),实践教学中我们主要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在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等道德法律规范上下功夫。把诸如自觉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文明上课、文明就餐、文明班级、文明恋爱、创建文明宿舍、诚信考试、诚信还贷等大学生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法制观部分(第7-8章),“实践教学则可重点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养成遵守纪律和法律的品行、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习惯等。”[4]

2. 校内实践教学

道德与法律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人们现实生活世界。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主要是校园。大学校园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区域,也是大学生道德实践的主要场所。所以,校内实践应当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延续与深入。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内,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安排的非传统理论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理论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讲座、观看录像、开展主题活动、小型专题调研等方式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校内实践。譬如,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小型专题调研,如“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校园基础文明调查”、诚信与生活调查”、校园与环境调查”等等,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获得直接体验。为了实现学生参与的全员性,我们以宿舍为单位把同学分为若干调研小组,组长为宿舍长,负责任务分解。同学有的收集资料与图片,有的设计问卷调查题目,有的编排文字、有的进行数据统计,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他们走进宿舍食堂,对同龄人展开问卷调查及思想沟通;他们拿起数码相机,记录校园里的美与丑;他们深入电子阅览室,了解大学生如何利用网络;他们进行小组辩论赛,讨论诚信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然后,各小组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一份研究成果。教师专门组织安排课堂时间,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一名发言人,让同学交流实践体会和汇报研究成果。另外,从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践。“基础”课面对的是大学一年级新生,他们渴望成才,关注就业。在学习“培育职业精神”这一章节内容时,我们要求学生走进学校设立的人才市场,见习人才招聘会,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大学阶段应该为毕业后参加工作、履行社会责任做好哪些准备。并就学生的择业心态、上网利弊、恋爱观、逃课现象、课余时间安排、家庭责任感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专题,用小品、戏剧、歌舞、朗诵、演讲、辩论等形式来自由演绎。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学生往往激发出极大的参与热情。教师又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来了解、接近、认识学生。

3. 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教学在层次上必须从课堂、校园延伸到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搭建起知行统一的桥梁,使大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加深对有关基本理论的理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重视情境感受、活动体悟和价值辨析等基本环节,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反应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5]社会实践活动,其功能和作用都是通过内化和外化的交互作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基础”课的社会实践教学,我们主要以寒假社会实践作为主要模式,兼顾平时的课程进行专题实践教学安排。例如,我们结合“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这一章节,布置学生在寒假开展评选“家乡之最”的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寒假返乡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县域范围内人文、地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从中选出在全县、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有美誉度、知名度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名优特产、先进典型等等。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和热爱家乡的大好河山和灿烂文化,进而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同时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乡情、国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教师专门组织安排课堂时间让同学们交流实践体会和汇报研究成果。各课题组除了完成电子版的研究报告外,还运用有关网页设计等专业知识和多媒体技术,发挥集体的作用制作出多媒体演示稿进行全班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有关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另外,我们在“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上,紧密结合本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因为我校学生基本上来自地方,毕业后又回到地方,他们对本地的环境和文化有亲近感、认同感,容易从情感和理性两方面加深对本地域的历史认知和现实认知。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寒假回乡,参观、寻访本地的龙头企业,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及企业文化,写出一篇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参观学习小结。总之,将学生置于社会氛围之中,使其亲临其境、亲身体验,在实践中增强认知、激发情感、锻炼意志,并付诸行动。

三、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1.健全统筹协调机制

高校许多部门都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学生处、宣传处、团委、学生社团、思政中心等,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调。其一,实践内容重复,时间、场地冲突;其二,思政课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对不同年级、专业、课程实践活动缺乏系统的规划;其三,授课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承担者和课堂实践的操作者,但是难以与校内各部门以及社会相关单位协调关系,因而一些校内实践及社会实践的运行不易进行。这种状况导致现有的实践活动缺乏整体目标和完善的运行机制。要把课堂、校园作为学生践行日常行为的最好实践基地,就需要学校的各级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性、协调性、统一性、层次性和专业性以及针对性。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不同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规范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与要求。在整体规划之下,整合现有实践教学资源,以促进实践教学的良性运行。

2.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经费短缺、实践基地偏少、缺乏安全保障等,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尽管教育部有关文件已明确规定各高校要按生均20元的标准划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得到完全落实。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和依托。社会实践是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使社会实践活动更易操作并产生积极效果,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与落实长期的合作单位,即必要的参观考察基地和必要的社会服务基地。同时,安全保障也是校外实践活动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

3.建立科学的评估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估考核体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表现、成绩等作出科学的评判。将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情况纳入考核,其在校期间的表现,如表彰或受罚情况应在成绩中得到体现。“基础”课把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提高到50%,其中社会实践成绩、考勤、课堂表现、校内实践表现各占一定比例,力求较为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德行,期末考试只占50%。这一做法,从成绩量化的角度尝试知行统一,仍在实践摸索中。另外,需要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实践需要诸多的条件,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组织谋划,与课堂教学相比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甚至存在一定的责任风险,其成本比课堂理论教学要高得多。作为全校性的公共课,一个教师应对的是几百甚至上千学生,组织一次课外实践活动要耗费教师大量的精力,哪怕是只看一遍学生的调查报告或小论文也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承受如此重担。所以,“要将理论课时间减出来转到实践课上,落实给教师课时补贴,教师也要制定完整的实践教学安排,向准备理论课一样认真研究实践课的指导方法。”[6]

[1]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河北科技大学课题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3] 丁妙珍﹒从适应的视角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效果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

[4] 李俊勤﹒“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5] 贾少英﹒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浅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6] 李俊勤﹒“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施秋萍

友情链接

Baidu
sogou